门诊中常常听到有病患或者病患家属会向医生这样描述:医生,我明明好了,可是遇到一点小事觉得我又要发作了,是不是要长期服药?医生,我家孩子病情总是反反复复复发,这是没有好吗?等等……诉说病情复发的话语。
其实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,精神疾病是可防、可控、可治的。那么精神疾病复发有哪些前兆,又该如何预防呢?
精神疾病复发的常见征兆
精神疾病的治疗和康复有时是一个反复的过程,如果大家能够了解精神病复发时候的先兆,就能够把这种伤害缩小到最小的范围。
1.无故睡眠不好。如入睡困难、易醒、多梦,又说不出道理和原因。
2.情绪变化。如情绪不稳定、烦躁不安、易发脾气、无故担心。
3.发呆,反应迟钝,活动减少,语言增多或减少,不爱理事、生活懒散。
4.突然无故出现头昏、头胀或全身不适,或本来就有又突然加重,此时应注意。如头痛、头昏、疲乏无力、食欲减退、消瘦等。
5.原有精神症状重新出现。如重新听到天上或墙壁里有人说话,又怀疑背后人们议论他等。即使这类现象只是偶然出现一下,也必须立即处理。
6.患者原来是主动服药治疗,突然拒绝服药治疗。
如何预防精神疾病的复发
1.定期带患者来门诊复查。复查可以使医生连续地、动态地了解病情,及时调整治疗药物,也可以使家属和患者及时得到咨询,解除患者在生活、工作和药物治疗中的各种困惑。一般情况下,应一个月复查一次,如果有特殊情况,可随时就诊。
2.要坚持药物维持治疗。据统计维持治疗的患者,复发率为20%,而没有维持治疗的患者,复发率高达80%。
3.帮助患者认识疾病的症状表现,理解预防复发的意义。
4.注意发现复发的先兆,及时复诊。比如患者出现睡眠障碍,特别是昼夜节律颠倒——夜间看书、写字、听音乐等,白天卧床不起;情绪不稳定,烦躁易怒,或者发呆发愣等;突然否认自己有精神病,拒绝服药、就诊等。
5.在家中有事情做,有生活内容,有奔头。患者出院后在家康复并不是一味要求静养,什么事情都不让做。如果患者在家庭、社区或社会中能够积极参与,能够让他体会自己的价值,有利于康复。家属最重要的是在其做事情的事情给予积极引导。
6.多鼓励表扬,减少不愉快的刺激,家人要学会多称赞。如今天家里你打扫的真干净,或者拍拍肩膀以示鼓励。
7.患者遇到天灾人祸、意外事件、生活境遇改变、大悲大喜时,出现情绪不稳或异常时一定要抓紧看精神科医生。
供稿:院务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