父母在养育子女的过程中,时常会忽略了自身情绪带给孩子的影响。谁都有情绪不好的时候,谁都有抑制不住自己情绪的时候,家长要做到情绪稳定,可以从让自己心态平和,放下对孩子的控制这两方面入手。
心态平和
父母跟孩子待在一起的时间最长,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。一个人情绪柔和就要做到心态平静,只有心态平静下来,对事不急躁,遇事沉着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。不要把工作的压力,生活的压力转移到孩子身上,每天学会清空自己,清空坏情绪,静下心来想一想。
不要焦躁,用稳定的情绪为家庭挡住风雨。只有家长的情绪稳定,家庭氛围才会好,孩子也才能有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。孩子很敏感,一旦他们感受到你内心的平静,他们也会变得平静下来。也就是说,一个从容的父母,会让孩子充分感受到安心。因此,他们的安全感才得以构建,他们也才能够在安心的氛围下,更加专注地探索。相反,当父母内心充满了躁动、慌乱和不稳定,孩子感受到的也是不安和躁动。表现出来就是情绪上的易激怒,以及行为上的无法专注某一件事,特别是无法专注地学习。
放下控制
很多父母习惯于做一个指挥家,总想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做事,稍稍偏离就会怒火上身。其实父母太过强势,就容易造成情绪起伏不稳,不够柔和。有人曾说:父母学会示弱,孩子才能健康成长。细细想来,这句话确实很有道理。强势的父母就像太阳,会遮挡住孩子自身散发出的光,对待孩子鼓励教育比打击教育更有成效。
如果经常发脾气,就要反思:在快节奏的生活中,我们对自己、对孩子、对他人、对环境是否有过高的期待和理想化的要求。比如,孩子必须听我的、必须学习好、必须及时主动完成作业、必须比邻居的孩子强……我们要学会摈弃头脑中这些“必须”执念。不合理信念或不现实的期待,学会鼓励孩子自己走,在他出现错误时为他纠错,这比为他划定前行道路来的更有意义。
父母情绪是条河,孩子是岸边的树。父母情绪柔和才能促进孩子更好成长,父母的情绪柔和,是孩子一生的宝藏——它能让孩子从容不迫、按照自己的步调地走好自己的人生。
父母情绪稳定,家庭和谐,给孩子无条件的爱,是孩子安全感、归属感、价值感的来源,更是他们人格健全、生活幸福的基础。特别是孩子年幼时,他的自我意识还不成熟,父母就是他的世界,孩子就是从父母的眼中看见自己的样子。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更是弥足珍贵的,成长比成绩重要,成人比成才重要,生命比一切都重要。家庭教育是艺术,更是父母心胸与智慧的修行。
供稿:院务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