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东49·心身无忧】世界帕金森病日:关注心理健康,全面全程管理
2023-04-12 08:17:38 浏览次数:1,039
今年的4月11日是第27个“世界帕金森病日”。今年的主题是“关注心理健康,全面全程管理”。
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疾病,主要影响中老年人,多在60岁以后发病。其症状表现为静止时手、头或嘴不自主地震颤,肌肉僵直、运动缓慢以及姿势平衡障碍等,导致生活不能自理。帕金森病的病因较为复杂,目前认为与环境、遗传、神经系统老化等因素有关。
帕金森病的症状有哪些
抖:病人在静止的状况下,出现不自主的颤抖。主要是手指像搓丸子或数钞票一样运动,随后慢慢发展到四肢,约每秒钟4—8次,精神紧张时会加重。
僵:四肢、颈部、面部肌肉僵硬和发紧,活动时费力,表现为肩背部疼痛等;出现面部表情呆板和眨眼减少,造成“面具脸”。
慢:日常活动减慢,不能做精细动作,如系鞋带、解扣子和洗漱等变得比以前缓慢或不能顺利完成;写字困难,越写越小,称为“写字过小症”。有些患者会出现讲话缓慢、流口水和吞咽难。
慌:身体向前弯曲,走路、转颈和转身困难。走路时急促小步地向前冲,手臂不摆动,且不能及时停步或转弯,呈现“慌张步态”。
帕金森病目前尚不能治愈,只能改善,但是早期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和物理干预,可很好地控制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。实际上,帕金森病本身并不是很危险,真正危险的是身体机能的严重衰退,以及免疫功能低下带来的其他并发症。所以,帮助患者保持乐观心情,及时合理的药物治疗,患者还是能保持长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较高的生活质量。